当前位置:主页 > 要闻 > 正文

在突围中融入灵魂观照社会, 看《巅锋问答》如何打造“饕餮思想大餐”?

来源:传媒内参作者:冯楷2017-11-05 18:22:24

作为打造出了至少30档家喻户晓节目的资深媒体人,王伟忠深耕电视节目制作近四十年。特别在谈话类节目中,培养出蔡康永、吴宗宪、大小S等诸多家喻户晓的明星主持。可以说,王伟忠是访谈节目教父。近日,他做客腾讯新闻出品的高端访谈节目《巅锋问答》,解码当下节目生产环境,畅谈创作要义。作为“台湾电视鬼才”的他,为何要接受内地谈话类节目的邀请,他眼里好节目的标准又是怎样的呢? 

融入灵魂 勇于开拓

“电视节目教父”眼里的好节目是怎样的? 

面对《巅锋问答》的镜头,王伟忠结合自己的创作经历感慨道:好节目不在制作费,台湾很多小成本的投入也能创作出好节目,关键在于是否有灵魂,要敢于尝试,勇于开拓。在王伟忠眼里,台湾综艺最核心的灵魂就是能够突破“天花板”,找寻更多创意点。“其实大陆综艺创作也慢慢开始有自己的感觉,节目制作人越来越有自信、有想法,但也避免不了节目类型同质化、陷入抄袭海外节目版权的窘境、制作公司挖墙角、核心创作团队频繁跳槽等问题。没有灵魂依托、单纯资本驱动并不能解决节目直线进步的问题,大批量节目被停播、被下架也在所难免。”

微信图片_20171105182547.png 

王伟忠对节目创作的认知,正与腾讯新闻《巅锋问答》有一定的不谋而合之处。作为国内首档互联网高端访谈节目,《巅锋问答》不停留在嘉宾表面的趣闻轶事,直达思想核心。主持人何润锋发问迅速,不拐弯抹角,直接把节目引向深度性内容。在过往的节目中,对话人物不仅有李云迪、吴京等国内知名人物,还有比尔盖茨、阿米尔汗、诺兰等国际性大咖,跨界多个领域。

微信图片_20171105182556.png不走同质化创作之道,《巅锋问答》的“灵魂”就是要直面深度性访谈内容在互联网平台投放的阻力,不走取悦用户、追求浅层审美的创作捷径。选人顶尖,问题深度,整体呈现“干脆利落”,通过节目的真实呈现,帮助用户更高效获取有价值的“干货式”信息、更全面地了解世界、更深刻地思考问题,实现用户自我的提升,实现对现实社会的反哺。 

王伟忠还认为,最赚钱的媒体不见得是最好的媒体。相比于综艺节目取得的市场经济效益,媒体影响力更重要。笔者认为,这是一位资深媒体人的心声,更道出了当下浮躁的市场格局本质。尽管“网生”内容快速发展和海量IP迅速崛起,却掩盖不了整体市场深度内容贫瘠的现状。精神产品由资本符号疯狂堆叠,用户对内容深度探索的热情不断侵蚀。在片面追求感官刺激和娱乐需求的同时,内容创作的着眼点也越来越偏离。对于《巅锋问答》来说,就是要把深度性的定位付诸于节目的创作灵魂,不把节目流量、盈利空间放在核心位置,从源头处贴合时代脉搏,补给文化养料。 

提供新知 开拓视野

努力呈现浅阅读时代的“饕餮大餐” 

在王伟忠看来,与社会有关联性的节目更值得称赞。在现有模式下,为收视率、为冠名、为更大程度的盈利空间都不会培养出一套适合时代的节目创意逻辑。对一个优秀的制作人来讲,要随着实战的锤炼和阅历的丰富在节目创作中呈现出对周遭的观察,展现出对社会的情怀。让灵魂发挥出更大的力量,成为观众的朋友,就一定要重视这层社会互动的关系。 

王伟忠打了一个比方,他说如果整个社会是一个村子,制作人应该是做康乐股长(台湾话,指文娱领头人)的角色,或喜或悲,过年过节时欢乐,老人去世时忧伤,可以包容多种心情,传达人性温度。如果做一个更有温度的制作人,比做一个有钱的制作人,对社会来讲更有调节的功能。

微信图片_20171105182600.jpg

如果说单纯追求点击量和关注度,《巅锋问答》也不会如此执着地瞄准高端人物的对话。在媒介选择权不断扩大的当下,要呈现些符合主流受众兴趣点以外的东西,节目努力提供新知,开拓视野,对社会的反思多一点,对话题的探寻深一点。笔者在《巅锋回答》身上,看到了更多可长期留存在脑海里的“优质思想”。对话吴京时,他分享了自己对于中国电影该如何与国际接轨并站稳脚跟的思考。对话比尔盖茨时,世界富豪阐释了更多他眼中慈善事业的内核逻辑和执行驱动力。似乎我们在《巅锋问答》身上看到了一种可能性,深度性内容也可以立足社会,碰撞出更多思想火花,传递更多对社会有益的思考来。《巅锋问答》高端访谈定位的背后是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和对内容的执着,这与王伟忠所倡导的创作理念恰有几分相似。

这是一个教育产业与传媒产业融合的时代,加之宏观政策的助力,源源不断的资本向知识付费领域和文化类视听节目创作涌入,甚至进入了“野蛮式”生长的周期。当然,能够长期在市场上立足,还是需要深挖思想内核,创建更有价值观的精神内容。把文化节目消费的泡沫吹大,实则也不利于此类媒介产品的长期繁荣。在这样的环境下,深度性内容从不缺乏创作者,缺乏的是有灵魂的内容、有可持续的精品生产力、有担当的平台支撑,甚至在兼顾政策需求和经济效益时可以放弃后者。 

深度的内容并非深奥玄学,而是揭开表面迷雾后能直达思想内核。在注意力分散的当下,《巅锋问答》所呈现的这种快餐时代里的“饕餮大餐”仍具价值。 

对接网络 直击要害

在突围中展现责任担当 

笔者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细节,节目在片头过后直接进入节目主题内容,甚至连“套路式”的嘉宾介绍也省略掉了。在与访谈对象的直面交流中,也没有留白,直击“要害”。演播室灰黑色的设计也尽显简约范。 

王伟忠在节目里提到,精英媒体时代已经过渡到自媒体时代,创作人已经不再是处于高高在上的位置。由此,《巅锋问答》也在不断探索更多具有网生基因的互动性元素。对话深度强调共享性,分发平台强调互联网平台的全民参与性。据笔者了解,节目采取“全平台”模式,利用多平台征集问题征集,多形式分发节目内容。他们还积极利用腾讯内部产品的联动策略,利用企鹅问答打通互动壁垒,挖掘用户自生内容,提升节目综合传播力。 

如今,国内视听内容生产已经进入到娱乐化占据绝对主角的浅阅读环境,情绪传播远远超过事实信息的传播,要想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疆域中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就要在构建这种更完善的内容体系同时,又不忘紧跟时代潮流。《巅锋问答》在努力践行着这一点,保留传统媒介生产的专业主义,又紧紧与互联网用户保持黏性,真正与社会形成互动,真正让聆听者得以沉浸。 

王伟忠感慨道:“我起步初期时的一些媒体界老板或者媒体长官支持我们的创意探寻之道,他能看见你的努力、态度里的温度、规范里的突破。现在节目的创作也是一样,要敢试。现在很多的媒体制作人慢慢胆子跑小了,钱赚够了,不想尝试,这可不对。” 对于《巅锋问答》,就是要选择开拓这条垂直化的深度之道,就是要实现同质化创作的突围,承担起腾讯新闻的责任担当,传递温度,关照社会。

夜深人静时,聆听、陶醉、感知,享受《巅锋问答》思绪的纷飞,何乐而不为呢?

[责任编辑:pd]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洞察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涉及金融财经的文章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洞察网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

更多精彩关注微信:洞察网

洞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