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滚动 > 正文
捐1亿后降薪引争议:匹克称整体降薪不到10%,员工曝最高降50%且沟通不足
来源:柴米匚作者:洞察网2025-09-23 10:09:48


(资料图片)

企业决策与员工利益的碰撞  近期,匹克集团因在捐赠1亿元善款后实施降薪举措,陷入了舆论的漩涡中心,企业决策与员工利益的矛盾被瞬间激化,引发了广泛关注与热议。  十日之隔:捐1亿的高调与降薪的突袭  据澎湃新闻报道,9月5日,在泉州市第十个“中华慈善日”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上,福建匹克集团有限公司慷慨捐赠1亿元,用于泉州慈善事业,展现了企业积极回馈社会的担当。然而,仅仅十天后,一场降薪风波悄然袭来,将匹克推上了风口浪尖。  据多位匹克内部员工透露,9月11日,董事长与部分员工就降薪事宜进行沟通,随后在9月15日,全体员工收到了调整后的8月薪资,这一过程让众多员工感到措手不及。直至9月16日,公司才发布了关于降薪的全员正式通知,此时薪资已完成调整发放。该通知称降薪得到全体同事理解与支持,但员工们对此并不认同。据员工反映,通知最初可评论时,至少有170条员工评论表示公司未经协商,不同意降薪,然而随后评论功能被关闭,相关评论信息也消失不见。  数字拉锯:董事长说的“10%”与员工遇的“50%”  在此次降薪事件中,关于降薪幅度的争议成为焦点。匹克集团董事长许景南在9月17日上午的管理层分享会上表示,此次并非全员降薪,主要针对“负能量”以及高薪员工两部分。具体来说,工资在五千至一万元的员工降薪10%,一万元至两万元的降薪20%,高于两万元的降30%;直营公司亏损的以及生产公司有些车间亏损的,员工降薪50%。但如果降薪后工资低于2500元,公司会将其补至3000元。董事长强调,整体降薪幅度约在10%。  然而,员工们的感受却与董事长的表述存在较大差异。从员工角度来看,部分亏损部门50%的降薪幅度对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巨大冲击。而且,不少员工认为自己并不属于“负能量”或高薪范畴,却也受到了降薪影响,这使得他们对降薪的合理性产生了强烈质疑。  降薪背后:1.3亿亏损与内控漏洞  匹克集团创立于1989年,总部位于福建泉州,历经三十多年发展,在运动鞋类、服装及配饰领域占据了一定市场份额。2009年9月,匹克体育在港股上市,后因股价被低估、业绩下滑,于2016年11月完成私有化退市。  许景南在分享会上指出,此次降薪的关键原因是集团内控出现问题,特别是人力资源部门在绩效工资管理上存在漏洞,审批程序不合理,甚至出现滥用公司资金拉帮结派的现象。此外,内销直营板块的持续亏损也让公司不堪重负。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直营公司累计亏损逾1.3亿元,尽管中间转手了三个分公司,但亏损状况并未得到改善。在这种情况下,公司不得不采取调整薪酬的决定,试图通过降低固定工资成本,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  (提醒:内容来自:澎湃新闻、观察者网、及公开新闻报道。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尾声:寻求企业与员工的共赢平衡  “匹克此次的降薪风波,不仅是企业内部管理与财务困境的一次暴露,更是企业决策如何兼顾社会责任与员工利益的一次严峻考验。在追求企业发展与回馈社会的同时,如何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赢,是匹克以及众多企业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未来,匹克将如何化解这场风波,重新凝聚员工力量,实现业绩的扭转与提升,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责任编辑:linlin]

标签: 业绩 资源 上市 退市 投资

相关文章

评论排行
评论排行
热门话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