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在线学习”
获取更多资讯!
(资料图片)
文/在线学习新媒体撰稿人 王霖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源泉,更是建设教育强国的主体力量。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深刻重塑着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模式、学校的治理形态乃至教育的整体生态。教师角色也因此面临着深刻转型,师生关系亟待重构。
在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指导下,《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已连续三年发布《教师数字化学习报告》,为推动教师数字化学习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为助力教育部“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实施,推进“百区千校万师”建设,本刊聚焦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六大行动和《教师数字化学习报告》,访谈行业专家,探讨教师数字化学习的现状与趋势,并从过去三年的报告中选取部分区域和学校的优秀案例进行剖析。通过专题策划,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梳理我国教师数字化学习的特征、存在问题及提升建议,凝炼经验,示范引领,以此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数字化转型,助力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
教师数字化学习案例•基础教育
青岛南京路小学:数据导航下的教师反思力跃升
青岛南京路小学构建了“理论学习→数据采集→分析归因→策略优化→效果验证→反思提升”的项目化校本研修闭环范式,为教师专业反思提供科学路径。
在《葡萄沟》的首次授课中,青岛南京路小学语文老师孙丽通过希沃课堂智能反馈系统发现,采用传统以“文本复述”为主的教学模式时,学生课堂自发发言仅为39%,且多是被动回应教师提问。为改变这一状况,孙丽创新地将“文本复述”环节设计为“新疆代言人”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化身代言人介绍葡萄沟的特色;运用希沃白板AR功能,生动演示“晾房结构”,实现学生的多感官联动教学。调整后,学生课堂抬头率从50%提升至78%,自发发言占比达46%。
这一转变并非偶然,而是青岛南京路小学扎实推进校本研修提质项目的生动实践。青岛市市南区教育研究中心教研室副主任孙陆表示,校(园)本研修提质项目对赋能教师专业发展意义重大,项目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以行动研究为主要形式,推动教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助力教师从“知识传授者”向“教育研究者”转型,为区域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师资支撑。“今年以来,市南区以‘生态建构•项目化实施’为主题开展校(园)本研修提质项目,其中,青岛南京路小学的实施成效尤为突出。”
推动教学反思
从“经验模糊”走向“精准导航”
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成长至关重要。学校长期例行化的反思要求可能会导致反思质量大打折扣,教师往往以表面化的“无错式反思”替代对真实教学问题的深度剖析,或将反思等同于“教学技巧优化”,忽视了“教育价值重构”这一核心命题。
“在校本研修提质项目实施之前,学校在教学反思方面面临多重困境。”青岛南京路小学副校长张珂坦言,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内在动力上,部分教师受经验主义束缚,缺乏主动反思的内驱力;外部条件上,教师工作时间被备课、行政事务等挤占,反思规定催生形式化应付,多停留在事件描述层面,归因分析能力薄弱,使用的反思工具也较为单一。
为精准对标教师反思培训需求,2025年2月底,青岛南京路小学在全校开展了广泛调研。结果显示,在揭示教师对教学反思的认知与实践方面,教师普遍认可其对专业成长的意义,但存在反思方法单一、时间有限等问题,难以形成系统思考及跨越理论与实践的鸿沟;在反映教师反思倾向与关注点方面,语文学科受关注,与同事交流是主要途径,教师重视教学方法改进和学生反馈分析;在指出影响反思积极性因素方面,工作负担重、缺少精准指导和交流平台等问题制约教师发展,或影响学生学习。
张珂表示,基于调研结果与现实困境,学校积极探索破局之道,依托希沃课堂智能反馈系统,开展“基于循证数据提升教师反思力”校本研修,定位教学中有效提问设计、师生互动质量、学生参与深度等存在的典型问题,构建一体化研修体系,推动教师教学反思从“经验模糊”走向“精准导航”。
教师实操练习
“用数据、有标准”
完成教学反思范式转换
“校本研修让我学会了用数据找问题,以前教学总觉得学生不积极,却不知道问题在哪儿。现在通过数据分析,能精准找到教学突破口,这种‘有依据的改进’让我对教学更有信心,也真切感受到自己在专业道路上的成长。”这既是孙丽的培训感悟,也是众多教师专业成长与项目成效的缩影。
一学期以来,青岛南京路小学教师积极投身校本研修实践,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数据答卷”:开展希沃循证示范课60余节,形成课堂反馈应用实践报告100余份,制作教学分析图表200余张。“依托基于数据循证的反思机制,教师得以深入洞察教学问题本质,推动教学行为持续优化。”张珂总结道,“实现了从评课时‘凭感觉、缺依据’到‘用数据、有标准’的跨越,完成了教学反思范式的转换,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显著提升。”
这一转换源于学校构建的“理论—工具—实践—反思”研修体系。一是理论筑基。学校创新打造“理论学习+数据实证”双轨驱动研修模式,通过“必修+选修”分层阅读机制,系统搭建教师反思力的理论架构。二是工具赋能。学校以提升教师数据工具应用能力为突破口,通过系统化培训为教学反思装上“智能引擎”。三是实践深耕。教师通过数据可视化手段精准剖析教学行为,建立数据与教学行为的逻辑关联,让数据真正成为优化教学行为的指南针。四是反思进阶。随着研修不断深入,学校制定了《弗兰德斯互动分析操作手册》《4MAT提问策略指南》等一系列实用指南。
“项目依托的希沃课堂智能反馈系统等数字化工具,在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方面作用显著。”张珂介绍,一方面,数字化手段能丰富教学反思方法,解决教师反思方法单一的问题。通过采集课堂数据,为教师提供客观依据,帮助教师突破表面化反思,深入剖析真实教学问题。另一方面,可提高反思效率,缓解教师时间有限的困境,助力教师形成系统性思考,让教师更清晰地看到教学行为与学生发展的关联,跨越理论与实践的鸿沟。
“当前,市南区积极落实教育部印发的《关于组织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的通知》,其中,校(园)本研修提质项目将进一步发挥关键作用。”孙陆表示,项目以数字化为重要抓手,区域内各学校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引入多样的数字教学资源与工具,为教师运用数字化手段解决教学问题提供了丰富路径;同时,区域以项目为纽带,搭建起数字化研修资源共享与协同发展的平台,打破校际壁垒,让优质数字化研修资源惠及更多教师,整体提升区域教师的专业素养,为全面推进区域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
专题目录
观察
专家观点
《教师数字化学习报告(2024)》概要
教师数字化学习案例•区域
教师数字化学习案例•高等教育
教师数字化学习案例•职业教育
教师数字化学习案例•基础教育
青岛南京路小学:数据导航下的教师反思力跃升
教师数字化学习案例•学前教育
上海市金山区朱泾罗星幼儿园:推进“芭蕉四季”场景建设 循证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历程
来源丨《在线学习》杂志 2025年8月刊(总第117期)
[责任编辑:linlin]
短讯!童心剪出中国红
教师数字化学习案例•基础教育 | 青岛南京路小学:数据导航下的教师反思力跃升
“光明天路” 点亮高原 铁塔巍峨 银线贯穿高原_焦点日报
韩星李多海晒在上海第二套房,面积不大自己设计,漂亮的像样板房|微资讯
龙星科技(002442.SZ):拟投资建设炭黑尾气余热发电机组节能升级改造项目-每日消息
福沃克取得上悬置汽车衬套专利,提高驾驶人员和乘客的舒适性
快看点丨朱正:梦想是代表中国男篮征战奥运会,若打NBA想加盟老鹰
每日速递:证监会同意海安橡胶深交所IPO注册
焦点播报:永信至诚(688244.SH):拟使用额度不超4亿元的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
吉宏股份: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同比增长55%-65%-视点
中兴通讯:公司已具备卫星通信系统组网的规划设计能力
女优集体现身巴士感恩祭,上演17v17混乱大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