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滚动 > 正文
99年娃的140元航母捐款,总装退钱:如今50亿维护费里有他的心愿
来源:眼光很亮作者:洞察网2025-11-10 20:26:45

1999年的夏天,10岁的小宇把脸贴在黑白电视屏幕上,盯着中国亟需航母守护海疆的新闻,手心里攥着皱巴巴的140元钱。

这是他攒了18个月的家底,帮邻居送牛奶赚的32元,捡塑料瓶换的17元,连过年奶奶塞的50元压兜钱都没舍得买糖。


(资料图片)

他蹲在堂屋八仙桌前,用铅笔在信封上歪歪扭扭写:“北京总装备部叔叔收,这钱给国家造航母,别让别人再欺负我们。”

贴了8张8分的邮票,跑了3趟邮局才把信寄出去。

邮局阿姨笑着说“小朋友真有志气”,他攥着回执单,连蹦带跳回了家。

等了半个月,回信不是航母的进度条,是个米黄色信封。

总装备部的贺卡印着烫金天安门,里面夹着原封不动的140元。

落款是钢笔写的小字:“你的心意祖国已妥帖收好,好好读书,未来一起让祖国更强。”

小宇把贺卡压在枕头下,直到2012年辽宁舰入列那天。

他抱着泛黄的贺卡哭了:“原来我的140元,真的长成了能护着我们的大船。”

同一时期,河南许昌的于东来刚盘下一家小糖烟酒超市,看着报纸上国防工业缺资金的消息,把刚赚的10万元净利润裹在布包里,托朋友捎到了军工部门。

那是他当时全部的积蓄,连超市进货的钱都差点没留够。

而现在,一艘航母每年的训练维护费就高达50亿,是小宇140元的3571万倍,是于东来当年捐款的5万倍,可没人觉得那140元和10万太轻。

评论刷满了屏幕,1999年的140元能买280斤大米,是小宇大半年的口粮,这哪里是钱?是把心掏出来给祖国啊。

河南网友晒出于东来早年的捐款收据:

于老板那时候还不是现在的规模,就是个怕国家受气的小老板,这10万是他卖糖烟酒攒的家底。

还有人说我妈当年捐了20元给军工,现在看福建舰下水,她把报纸贴在冰箱上,说‘这船里有我的20块’。

也有网友泼了盆冷水,说实话,个人捐款造不了航母,辽宁舰是国家工业攒了几十年的家底,不是靠140元堆出来的,甚至有人调侃现在航母加一升油都不止140元,这钱当年捐了也没用。

这话瞬间被怼得抬不起头,1999年南联盟使馆被炸,我们连艘能去远海的船都没有,小宇的140元是我们不想再受气的底气,没有这底气,谁愿意啃硬骨头搞军工。

1999年的中国,是攥着“穷家底”盼强军的年份:那年我们没有航母,连先进驱逐舰都没几艘,南联盟使馆的硝烟里,是无数普通人想让祖国站起来的焦虑。

小宇的140元、于东来的10万,还有无数匿名寄到军工部门的毛票、汇款单,从来不是凑钱造航母,是凑出了我们愿意等变强的共识。

对比现在,辽宁舰在南海犁开浪花,福建舰电磁弹射的火花里,藏着小宇枕头下的贺卡,藏着于东来布包里的10万。

有人说现在国家有钱了,不用再要个人捐款,可我们忘不掉,当年那140元,是孩子的愿望。

当年那10万,是小老板把担当当成了生意。

现在航母每年50亿的维护费,是国家强大的证明,可如果没有当年那140元里的期盼,没有于东来那10万里的执拗,我们的强大会不会少了点温度?

[责任编辑:linlin]

标签: 捐款 小宇 航母 辽宁舰 驱逐舰 于东来 南联盟 维护费 两栖攻击舰

相关文章

评论排行
评论排行
热门话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