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服务区是服务群众美好出行的重要窗口。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早年与高速公路同期建成的部分服务区,逐渐暴露出基础设施老旧、场区空间狭小、高峰时段车位厕位紧张、充电难、环保压力大等问题,已难以满足司乘人员日益多元化的需求。
为破解这一难题,陕西交控集团全力推动高速公路服务区从传统交通服务站点,向“交通、生态、旅游、消费”复合功能型场所转型升级,推动服务区实现从“1.0 版”增车位、扩厕位、加绿化,到“2.0 版”智慧化赋能、功能多样化拓展的跨越式升级,真正实现“增位”与“增智”并行,让服务区更好适配时代发展、贴合群众出行期待。
(资料图片)
多地同步推进 特色服务区各展风采
据了解,2024年,陕西交控集团将服务区提质升级工程列为年度重点工作,首批选定眉县、宁强、紫阳南、商洛北、横山、安康北6处服务区(停车区),总投资 6.13亿元,一场覆盖不同地域特色的服务区改造升级行动就此展开。
2024年11月,宁强服务区率先启动改造;2025年2月底,眉县、紫阳南、商洛北、横山服务区及安康北停车区紧随其后,6处项目同步进入建设阶段。
在管理、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各项目严格按照计划推进,如今已初见成效,一批兼具地域特色与现代服务功能的服务区逐步亮相。
横山服务区:沙漠高速上的“绿洲驿站”
地处G65包茂高速榆靖段的横山服务区,是我国第一条沙漠高速公路上的重要节点,总占地面积223.53亩,分为南北两区。
正在建设的横山服务区。
此次改造以“信天游”为主题,对原有综合楼檐口、卫生间屋面及室内门窗、隔墙、地面、吊顶进行全面拆除翻新,同时对建筑结构进行加固,优化外立面外观;室外管网、停车位、绿化景观也同步升级,总投资6195万元。改造后,服务区总建筑面积从原先的9820平方米增至10480平方米,新增660平方米;停车位数量翻倍,从238个增至464个,厕位也增加至115个,有效缓解高峰时段停车难、如厕难问题。
正在建设的横山服务区。
此外,该项目还充分考虑旅客多样化需求,新增游乐场所、服务驿站、健康跑道等设施,打造“车在区中停、人在区中游”的沉浸式体验。针对沙漠地区气候特点,服务区周边专门建设防风沙林带,场区内优化绿化布局并增设喷灌系统,让“沙漠绿洲”的形象更加鲜明,成为沙漠高速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商洛北服务区:秦岭深处的“智慧温馨港”
位于G40沪陕高速西商段的商洛北服务区,坐落在秦岭山脉间,总占地面积169.65亩,同样分为南北两区。
此次改造采用“商山洛水”主题方案,总投资8243万元,通过钢结构对原有综合楼主入口进行改扩建,新增旅客休闲等候区;外立面采用玻璃幕墙设计,巧妙呈现“商山洛水”的自然意境;同时拆除并新建北区原有设备房,对室外管网、路面、景观绿化进行整体提升。
正在建设的商洛北服务区。
升级后,服务区总建筑面积达5155平方米,新增997平方米;停车位从224个增至539个,厕位增至102个,硬件设施大幅改善。服务区智慧化建设深度结合实地考察与运营需求,智慧停车位安装地磁车辆检测器,可实时监测车位使用情况,为旅客提供精准停车引导,提升停车场使用效率;智慧卫生间配备紫外激光人体感应器,实现灯光、通风设备的自动启停,既节能环保,又让旅客使用更便捷。
正在建设的商洛北服务区。
此外,服务区还与4A级景区——秦岭江山景区深度联动,在北区设置接驳站,司乘人员可直接乘坐专车前往景区,不仅为旅客提供了“快进慢游”的新选择,也为地方旅游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宁强服务区:陕西首个“跨线服务综合体”
作为京昆高速汉宁段的重要站点,宁强服务区北距西安370公里、南距成都410公里,是四川进入陕西的首个服务区。由于地处大山深处,场区空间受限,总占地面积仅68亩,改造难度较大。
正在建设的宁强服务区。
此次升级采用“汉水之源”+“曲水流觞”主题方案,创新设计跨线服务综合楼,成为陕西省首个跨线式服务区。改造拆除了南北区原综合楼、卫生间、汽修间及北区原加油站,新建跨线综合楼、南区汽修间与备勤间、北区汽修间与设备房及新加油站,总投资1.35亿元。
鸟瞰宁强服务区。
升级后,服务区总建筑面积从4500平方米增至9172平方米,新增4672平方米;停车位从143个增至283个,厕位增至96个,彻底改变了以往空间狭小、功能单一的局面。智慧化建设同样是宁强服务区的亮点,充电桩车位配备智能控制系统,车辆充满电后自动断电,避免能源浪费;综合楼采用智能照明、智能监控系统,垂直电梯实现群控、变频调速与能量反馈,自动扶梯采用变频感应启动,全方位践行节能理念,为司乘人员提供更智能、绿色的服务体验。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梁璠 图/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王健实习生付子涵
[责任编辑:lin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