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要闻 > 正文
山西代课教师有偿补课被解聘 舆论为何同情她 到底是何原因
来源:狐度作者:洞察网2019-10-08 16:09:21
近日,山西原平一名代课教师有偿补课被举报到市长信箱,原平市教科局已经调查处理完毕。49岁的杨素萍有偿补课是事实,被勒令向20名左右补课学生退回每生300元/月的费用,三年前聘请她担任代课教师的小学作了解聘处理。这些处理也在全体教师会上进行了通报。

值得注意的是,这件事被媒体报道后,多数跟帖评论是同情杨素萍的。同情的理由大致有两个,一是杨素萍每月300元的收费似乎不高。当然网友可能是以大城市价格标准为参照,在山西一个县级市她月入6000元的补课费已经相当可观。二是人们通过此事发现在2019年还有代课教师的存在,心意难平,因此质疑当地的教育投入,同情杨素萍。

原平市永康小学

这两个同情项都来自于其他参考标准的比较,一个是社会培训,尽管三令五申要求严打,实际上也是挡不住,家长和学生有应试教育的焦虑,培训有市场需求,顶着查禁的风头上也是一种现实。而对代课教师的同情,进而理解杨素萍的做法,也可以理解这种思考的逻辑,同情弱者是大众普遍心态。

但是,具体到杨素萍老师的个案,有些基本的是非是需要划清楚的。不管是代课教师还是在编教师,利用身份优势和招生便利,从事课外有偿辅导和补课,在情理上都说不过去。教师在课堂是授课者,在课外办班就是谋利者,两种身份存在着绝对的利益冲突,在这点上,杨素萍受处理并不冤。

从通报看,担任四年级语文老师的杨素萍招的都是本班学生,举报者还说她有些内容“课堂不讲课外讲”——不知道这个是不是事实,如果是真的,那对不参加补课的学生就是极大的不公,同时也对不住教书育人这个基本的职责——即便是代课教师,也不能在教育的核心原则上搞“双标”。

到底是谁在举报,也是值得追问。如果是家长举报,那是可以理解的,谁也不想看到孩子在课堂上、补课班上两头奔波。可如果是其他培训机构举报的,那就涉及到当地培训市场是否被严肃查处的问题。如果没有一视同仁,处理杨素萍,就存在着“选择性执法”的情况,网友替她打抱不平,也不全是意气用事。

杨素萍是代课教师,处于风险极大的身份处境,一旦有风吹草动,很容易就会被解聘,失去哪怕是收入微薄的工作。所以,这件事尽管处理完毕,教育主管部门似乎也该想到更多问题,比如,如何将代课教师转正,让代课教师看到希望,而不是长期陷入身份危机,无法转正又无法获得体面收入,被迫走上“梁山”。

当然,对教育主管部门来说,禁止教师补课是一条纪律红线,尤其是在指名道姓地举报下,教育机构只能与杨素萍切割,哪怕她已经做了三年的代课教师。然而,开除一个代课教师只是对当事人违规的惩罚,但代课教师群体可能有的苦衷也该被听到。

永康小学的学生在上公开课

教师办班搞创收,屡禁不止,这已经成为一种教育现象。杨素萍参与其中,因为代课教师的身份,格外受到同情。在规矩之外,舆论的同情当中蕴含着对代课教师群体的关注,进而愿意在情感上“豁免”杨素萍们的做法。这是情理的部分,而对杨素萍的遭遇“举一反三”,希望教育当局想到更多,也不是多此一举。

总之,举报者看到的是杨素萍被解聘的下场,主管部门看到的是教师补课的红线被触发,杨素萍本身看到了什么,外界不得而知。但舆论给予杨素萍的同情之理解,是联想到代课教师群体的艰难生存状况。这些是政策应该圆满解决,打消社会疑虑的部分,但愿也能有好的结果。

[责任编辑:lin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