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董小燕教授从言、诗、画的角度非常形象地为大家呈现了中国文化的包罗万千,阐明了它的基本特质:简约隽永、结构自由、画面美、节律美。同时,她运用了生动的古体诗和中国画向各华文教师展现了中国诗画的独特气质以及背后的文化特性。
杭州市滨江区道德与法治教研员胡耿民老师阐述了思维模式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有针对性地举例分析每个人的思维模式是不同的,探索出人类的思维是可以培养和教授的,可以通过教育得以改善和提高。提出在面对同一件事件中,人与人之间的思维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提倡作为教师,应不断激发学习者的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分析力和实践能力。呼吁教师课堂互动的重要性,教学活动的丰富性,课堂教学的效率并不是单一的单项问答,更重要的是教师需要通过转变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法和教学策略来改善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设计的问题应具备一定的现实意义、较强的知识性和探究性、较强的非常规性和开放性以及进一步的拓展。
杭州江南实验学校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陈建华老师遵循小学语文教学规律,通过文本解读、课例分析,分析了不同的语文文体特点与教学策略的关系,针对不同的文体如何建构更有效的语文教学内容。分别以童话、寓言、神话和儿童诗歌为例,强调文体意识的养成。例如童话要发挥学生的幻想、寓言要让孩子开拓自己的思维,神话要培养学生的认知、儿童诗要让孩子们仔细品味诗歌的韵律、结构以及语言之美等。指出教师备课前应根据不同的文体因体裁设计不同的教学方式。
参与讲座的华文教师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也非常感激名师巡讲团的讲师们克服各种困难赶到埃尔切上课,每一次学习都是他们教学路上的一次思考和成长。
[责任编辑:lin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