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游戏 > 正文
【影评】“逐帧系列”之山河故人:7000字逐帧深度解析贾樟柯《山河故人》
来源:哔哩哔哩作者:洞察网2022-05-15 05:50:22

我替你走到了你没到过的地方,经过了你没走过的路。因为你曾经说,你只能陪我走过一段,但是没关系。

因为我也暗中领悟了,无论我漂泊向西还是向东,这里都有一个人在看透了山河故人的苍凉之后依旧默默守着你。

不肯不可不忍不舍失去你

盼望世事总可有转机

牵手握手分手挥手讲再见

纵在两地一生也等你

作者按

我很喜欢“科长”,而《山河故人》是一部我很喜欢的电影。我经常想起这部贾樟柯的电影,就好像在我的脑袋里不经过这部电影就不能开始谈贾樟柯。

本来我也很喜欢他的《tian注定》,也很希望哪一天能够写一写,但今日还是是希望能够介绍一部真正有贾氏风格的电影。如果让我介绍一部电影给从没看过贾樟柯的人,我很乐意先介绍《山河故人》。

本文也作为我在“逐帧系列”中的第一个尝试。这个系列有如下特点:

逐帧的分析一个影片或者作品。我会从头到尾几乎不断的解析,并且有很多插图。

更注重对视觉语言,配乐,剧本文本等超越影片剧情本身的解读。这一个系列更像是一份“导读手册”,是对“如何拍摄这样的影片”的分析。比较适合真正想了解电影如何制作的爱好者阅读。

深度剧透。本系列不仅是剧透,简直是要把一个电影翻个底朝天为止。所以我所奉上的影片,都是最值得看,我自己也最喜欢的作品。这个系列的更新会很慢,也会听取观众意见,选取一些大家喜欢的作品。

如果大家喜欢这种影评,以后可能会多写。为什么不把它做成视频,而是继续写作呢?因为迄今为止最好的影评,都是文字形式的。我不信任那些狂吐语句的快餐解读会让你驻足欣赏美妙的电影作品,只笃信白字黑字能吸引更多狂热的光影信徒。你可以把这文章收藏了慢慢看,实在不行你把它打下来,它会在这里呆着一辈子,它要成为能够流传很久的文学。我的考虑就是这样。

第一幕 三角问题

1999年。在4:3的画幅下,一片歌舞升平,影片的主角涛儿和晋生和大家在一起跳舞。

此处的伏笔是这支舞和对应的歌曲《Go west》, 宠物店男孩(Pet Shop Boys)。从这里看出贾樟柯反而是喜欢用声音作为线索的导演。有关这首歌的时代背景等我在后文会介绍。

第一幕的故事主要是和三个人有关:涛儿和她的两个初中同学:晋生和梁子。

涛儿为了准备过年的伞戏正在化妆,梁子在一旁闲扯天。梁子说,你把自己研究的这么透彻,能不能研究研究我?

晋生突然走进了教室里。看起来是生涩的寒暄,其实心里有鬼。永远不要相信男人跟女人搭讪是没有理由的。

如果对时代有敏感性的话,这句广告词就是“开着桑塔纳,走遍天下都不怕。”在当年是个很经典的广告了。

三个人开着车子到了黄河边。都很开心。在黄河边,晋生教涛儿开车,手脚也不老实。我想起那个经典的钓鱼梗:钓了一条大鱼又钓了一条小鱼,然后把女孩抱住。

其实不是说有钱的人就不老实,而是不老实的人有钱了吧。

三个人开始放烟花,站在黄河边,各居一处,组成了奇妙的三角形。

黄河边也是一个场景线索。在这条河边有三个镜头,每一次涛儿都在场,但是身份不同,心境也不同了。

晋生突然跟涛儿说,不要再和他一起出来玩了。

我们仨其实是三角问题。三角形是最稳定的形状;但三角关系,是最不稳定的关系。看过《三体》的都知道,三体问题是无解的。一定有一个人会成为那个天体橄榄球比赛里的失败者。看到这里,我想长期浸淫各类电视剧的大家已经明白了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这是一个稚嫩的爱情故事,但是问题是在这个中国的镀金时代,钱就是快乐的代名词。晋生的意思就是,首先我有钱,然后无论是粗暴的狩猎还是温柔的爱恋,都是政治正确的了。

我并不是想说,有钱人就可以胡作非为,更不是想抨击已经有苗头的腐朽的拜金主义。只是在这场情场中,那个手里没有资本的人在这个时代是没有活路的。纯真善良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有些时候觉得女生傻,其实不然,女生是最敏感的,比他们俩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其实她是在纠结,选择。因为这种关系,要不百忍成双,要不老死不相往来。

晋生突然来到梁子工作的矿上。

正式挑明了,你可以滚蛋了。本来这个时候晋生自我感觉很良好,觉得啥都稳了,但是接下来的事情让他很受伤。

他看着涛儿放起了叶倩文的《珍重》,说了声“好听”,立马去隔壁买了一张CD,放给涛儿听。他的意思是:我买得起CD,我也有这个品味。你想要啥喜欢的东西,我都可以给你。但是涛儿没有领会。其实晋生是已经站在一个胜利者、征服者的姿态看待感情了。自己不能壮自己胆,但是钱可以。但是梁子没有钱买CD,他只有美发宝。

其实感情的事情,何必呢。你俩又没确立关系,别人想干啥都可以。你可以说女孩是有恃无恐,但是没有就是没有呀。但他看不清。

两个人终于在迪吧爆发了。梁子气不过,一拳打中了晋生。

这就是他们感情斗争里稚嫩的一面:他立马想要以暴力解决问题。

他首先去自己老朋友那里。

这处也是一个伏笔。压抑得到释放的时候,往往带有邪恶的意味。

他果然和涛儿一起出门兜风了,给她买了一条小白狗。涛儿说,这狗能活15年。

这个地方也是一个伏笔。不要觉得我是伏笔怪,而是这本来就是一部电影应该有的东西。如果剧情片没有伏笔,就好像村上春树曾经在《1Q84》说的一样,“枪在小说里,怎么可能不打响?”

涛儿想从后备箱拿东西,忽然发现……

冰河被炸裂了,但是这种仇恨就如同千斤坠一样压进了晋生的身体里。

其实这个时候,涛儿已经意识到了:晋生的爱是强硬而激进的。再这样放纵问题,只会让所有人受伤。况且晋生不是一个不能接受的人啊。雌性在面临求偶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就是物质条件。动物哪来的精神享受。我并不是说涛儿不在乎精神享受(她是个老师,还会唱戏),但是两个人都喜欢你,都是好人,你会嫁给一个有见识有想法但偏激的王八蛋还是一个崇拜你安抚你但没想法安分守己的穷光蛋?

她最后选择了打破她所谓的“稳定关系”。还是想着要和梁子把事情讲清楚,就去找他。第一次找他未果,她回家的路上发生了一件事情。

一方面是在“不平和”生活里的极大触动,仿佛惊醒;另一方面是世事无常。

一个细节:后来涛儿听到了广播,广播里对这场播种事故只字未提。这也是一个伏笔,但限于文章长度,本次没有介绍,希望大家自己看电影的时候自己找。

后来再找到他,梁子这时已经心如死灰。对于一个男人,没有比自己喜欢的女人递给自己喜帖更加操蛋的事情了。我们可以装作涛儿不知道,但是她只是想挽回一段友情。

梁子把钥匙丢到了屋顶上,一个人去了河北。这个时候贾樟柯用了一个看起来与电影毫无关系的镜头:一辆满载煤矿的大车陷入泥巴里,挣扎未果,附近的围观群众开始抢煤。我觉得这是贾樟柯的一种“直觉式剪辑”,这种镜头往往没有什么意义,它主要的作用就是让你升起一种只有你才能够共鸣的感觉,或者说故意让你过分解读,从而反倒达到一种烘托全片气氛的作用。这是贾樟柯电影在气氛烘托上的独到之处。

涛儿最后诞下一男,晋生不伦不类的给他起了“到乐”(Dollar)这个名字。

这个孩子才是整个电影最大的线索。他跨越了整个山河(1999-2025),是涛儿的联系,也是故人分崩离析的见证。他是一个怪物,他有血缘,但是已经没有根可言了,不论从家乡、家庭还是家国来说。整个第三幕,其实都在讲他在其中的迷茫、挣扎和寻找。

落幕,标题和导演。

“山河故人”四字来自王羲之真迹,英文题目“Mountain may depart”取自圣经里的一句话“Mountain may fall depart”。

第二幕 告别(上)

2014年。16:9的画幅下,梁子正在和工友一起拍照片。梁子最后还是沦为了一个满脸颓丧的中年人,木讷的接受自己濒死的现实,看见动物园里关的野兽,也只能唏嘘一下。

他还是破了自己的誓言:没有衣锦的还乡了。甚至他都忘了钥匙丢在房顶上(也可能是他的身体已经不能允许他这样),直接砸开了锁。他的妻子发现了满是灰尘的请柬。

为了给梁子拖延病情,妻子厚着脸皮找到了涛儿。

涛儿寒暄的问了一句,“梁子还好吗?”梁子的妻子直接说:

我觉得这段是第二幕最有冲击力的镜头之一。两个女人为了一个男人落寞了:一个为了过去的愧疚,一个为了现实的残酷。涛儿满脸的失望非常传神。

涛儿那么大一个家,唯一剩下的就是那条白狗。15年了,它顽强的活到了现在。从这里开始,前面的铺垫都在慢慢呼应。

涛儿最后回到了梁子的家里。寒暄了两句之后,她掏出了三万块钱:

你看,你的钥匙,我还替你保管着呢。说完,她拿着不属于这个房间的请帖,离开了。

她对于爱情的那点仅剩的好感,这个时候也死掉了。

在路上的时候她看到了一群小孩子。还是一脸的落寞。因为她的小孩不在身边。她肯定,必定会和晋生离婚。

整个第二幕,其实是涛儿与自己身边的所有情感的一次清算和告别:梁子的友情,父亲的亲情和与晋生(也就是张到乐)的爱情,全部一一离她而去。作为一个女人,她所能做的,只有挥手和接受。这是软弱,也是她仅剩的刚强了。

老父亲要一个人去见战友。

父亲向窗外看的镜头,在第一幕坐老绿皮火车的时候也出现过。这应该是一个时代变迁的呼应。

万万没有想到,父亲在候车室西去了。

她在医生面前强忍着泪水,医生一走,她开始痛哭流涕。

面对张晋生,她连电话都不愿意打,连他的声音都不愿意听到。科技其实是给予了我们选择联系程度的机会,不是联系的机会。

她只是想让张到乐回来。其实何必呢?这是大人们的事情。我觉得涛儿更多的是一种倔强,她就是想让他回来看看。

离婚之后涛儿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儿子,在这之后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山河故人们的故事又要如何继续呢?

在这里停顿,是因为从这里开始,张到乐的故事才刚刚开始,他是这部电影的线索。下半部分,贾樟柯开始把之前的伏笔呼应起来,整部电影正式开始了。

第二幕 分别(下)

其实对于她来说,失望是远远大于向往了。一回来,她就发现这个儿子不是她想象的儿子。

他不伦不类的,完全没有那种想象中的她想要的那种中原小孩的璞实和灵性。其实这都不是小孩的错,小孩看到啥就学啥。所以到乐我们就认为是学歪了吧。

回到家里,她听到了上海那个后妈的对话:

当场气的双手颤抖。

儿子和狗,也不知道哪个更亲一点。真是太讽刺了。

和到乐走到了黄河边。这是最后一次出现黄河了。

讲完这段话,黄河边上又开始爆破了,这个时候涛儿讲出了整部电影最重要的话之一:

注意这个镜头铺垫,其实哪来的那么多前世和轮回,那都是你没有珍惜的血缘记忆。

回家以后,涛儿又听见到乐后妈给他打电话,她给逼疯了。

其实这是她在捍卫自己作为亲生母亲的尊严。也是她想最后给儿子送行:儿行千里母担忧,何况是澳洲。抱着永别的信念,她为这次返程准备了绿皮车、卧铺车。

他们回到了之前父亲西去的车站里。

涛儿在车上跟到乐一起听《珍重》。这是这首歌第二次出现,之后还会出现。儿子不想听,和她讨论起未来的住址。

涛儿掏出了一把自家的钥匙,交给了到乐。

《珍重》这首叶倩文的歌多次的介入了电影里,这首歌在全片中的含义也在不断升华。从一开始出现的时候,涛儿只是觉得“好听”,到这里给儿子听的时候的深意,再到接下来第三幕里黑胶唱片里的对“朴素时代”的追忆甚至不解,贾樟柯的电影符号一直是动态而富有生机的。

可能这就是一种家庭的传承。镜头落到ipad上,澳大利亚的十二使徒因为视觉效果变得模糊。落幕。

我们会发现,贾樟柯多次使用了钥匙作为线索。但是这些钥匙到最后都没能够打开一把锁。它们作为一种遥远的家庭的守望的象征物被使用在电影里。

不肯不可不忍不舍失去你

盼望世事总可有转机

牵手握手分手挥手讲再见

纵在两地一生也等你。

第三幕 困茫

2025年。在2.35:1的画幅下,澳大利亚有一种近未来的氛围。

这一幕主要是讲张到乐的,他作为整个电影里的线索,现在要开始上映他的人生故事了。有些人会觉得这段很无聊,其实不然,这才是《山河故人》真正想要落脚的地方。

到乐作为一个中国移民,还要在大学里和挺多中国人上中文课的。看到这里不禁让我唏嘘。到乐的老师Mia在讲姓和名。

突然她问道:你的名是什么?到乐没办法回答,只能说,“到乐就是到乐(Dollar is $。)”

其实从这个地方开始,对于张到乐的矛盾已经开始了:他是一个如同怪胎一般的存在,比如连他的名字都没办法认真翻译成中文。还有人调侃他应该叫人民币,这是对晋升眼光狭窄的讽刺。

后来Mia问他,你的妈妈叫啥?

他开始发现自己是一个劣质品、半成品。

其实他就是一个时代断层,是没有乡愁没有亲缘的新新青年。在他的身上已经既没有山河也没有故人了。

回家了,他问晋升要钥匙。这个时候几个老爷们提起了一件事情。

事实上贾樟柯的电影常常提及社会动态,但是这么露骨的直接提及,好像还是第一次。这就是为啥这几天大家都觉得他的电影像是剪贴报一样 ,他对于这个时代的关心,渐渐从人转向了事情。

但是他没有丢涛儿给他那串钥匙(挂在脖子上)。那串钥匙其实是成为了一个遥远念想的信物。

他发现了父亲的不良癖好:M1911。

垫着的书,《玉钩斜》,作者司馬翎,一本武侠小说,查了一下是本乱七八糟的书。晋升的品味或许不过如此。但是武侠小说,常常给人一种它们的读者心有大志而郁郁寡欢的感觉。

他实在是压抑,给父亲写了一封信。

其实很少有人会去想象未来的故事,贾樟柯这个时候居然“复刻”了未来的教学设备和平板电脑,勇气可嘉。但是我觉得贾樟柯还是想象力不够,毕竟,“有这点科技”,已经足够他讲故事了。

晋升打开平板,上面全是中文字。他把到乐的信拖进谷歌翻译里。

他发怒了。到乐选择离家出走。

到乐给中餐馆送外卖。偶遇了自己的老师。Mia同意给他做他和父亲对话时的翻译。

Mia这一天上中文课,突然放起了《珍重》。到乐心中的潜意识一下被点燃了。没想到这样一首老歌,被这样的方式鲜活了。

音乐的介质在时空中发生着变化:从一开始的CD到MP3,再到最后令人感到吊诡的黑胶唱片。为什么到了未来,大家反而开始听黑胶了?Mia居然在这种近未来摆了一台黑胶唱机,说明了一些问题。

Mia到了到乐家。

接下来这一段,我觉得是这一幕的重中之重,它解释了山河之间的隔阂,故人之间的鱼死网破,晋升人生观的破碎。

联系到第一幕晋升买枪的伏笔,敌人居然就是故人。而且,只有自己有了故人,才能有敌人。否则,买回来的枪连靶子都找不到。这种矛盾让晋生很受伤。

其实最后我们发现,谷歌翻译做不到的,人也做不到。这不是科技、资本、时间、空间带给我们的伤痛,而是高于这些的有关人本身的伤痛。

晋生怀念他的山河,挂念他的故人,现在枪有了,梁子或许已经不在了。儿子长大了,涛儿却和他走散了。

张到乐慢慢发现自己对Mia产生了好感。

呼应了之前和老妈一起在车上的伏笔:哪里有什么前生。生活只不过是不断重复。

在直升飞机上。

张到乐最后和Mia走到了一起。其实我觉得对于他这段感情来说,有恋母情节,有孤军奋战的那种依恋,甚至有那种对于自己未竟之事的向往,像是一团杂七杂八的呕吐之后的混合物,连他自己都没办法分辨这是爱还是情。

他们交换了彼此的故事。张到乐只记得,他的母亲叫“涛”。

“涛”这个字携着黄河的意象和母亲的象征,本身成为了一个新的情感符号,寄托了对自己本来存在的母亲和本来不存在的乡愁的寄托之情。

Mia移居加拿大,面对自己妈妈的电话又爱又恨。

她最后说:

最后两人决定来一次巡礼,去大陆以后还要去一次加拿大。但是服务员的一句话立马让张到乐清醒了过来:

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过火了。虽然他并没有真的和自己的亲生母亲乱伦,但是这象征下和Mia感情实质上是母子恋的本质还是让他感到震惊和痛苦。他突然发现,自己连爱的时候也是畸形的。

Mia久经世事,她也知道这段感情一定不能长久。最后她对他说:

自由是你的,但是根又在哪里?

时空交错,一个雪天,涛儿在剁馅。突然:

这声“涛”可以说是幻听,也可以说是时空的突然联系。是这个符号的又一次想象中的唤醒,是幻想,也是真实。

涛儿养了一条新狗,她带着它出门。

大雪纷飞,文峰塔历经过去、现在、未来,始终屹立。黄河水携沙带泥,涛儿在其中,在山河破碎,故人流浪的业障轮回中,学会了告别,学会了珍重,此时,她与时空融为一体。

涛儿想起26年前的那首歌,那只舞,想象中的《Go West》升起来,她也开始跳动起来。大雪纷飞,山河依旧,故人何处?

一群人的开场,一个人的落幕,全片终。

最后的话

对我个人而言,《山河故人》依旧是我最心动的贾樟柯电影。在缓慢、宽广的时空尺度下,一个随着时代起伏波荡的“普通故事”却慷慨激昂,富有生命力,这是贾科长一直拥有的情怀,也是我一直割舍不下这部外人看来是“不及格作品”的真正原因。

当涛儿的身姿重新在塔下出现时,二十六年前年轻自由的血液又蓬勃而出,响起的反而不是《珍重》。当初那首歌《Go West》她知道了是什么意思吗?

(Go West) Life is peaceful there

(Go West) In the open air

(Go West) Baby you and me

(Go West) This is our destiny (Aah)

(向西走)那里的生活平静祥和

(向西走)在那自由的空气里

(向西走)你和我,宝贝

(向西走)那就是我们的命运

(I love you) I know you love me

(I want you) How could I disagree?

(So that's why) I make no protest

(When you say) You will do the rest

(我爱你)我也知道你爱我

(我想你)我又怎么能拒绝?

(这就是为什么)我从不反对

(当你说)剩下的交给我

你曾经是时代的弄潮儿,喜欢美丽和自由,但是就算凭你的聪明才智,也没办法在山河故人的残酷现实下全身而退。事实上你成为了那个失去一切的人,你收获的只有无意义的长好的伤疤。

我替你走到了你没到过的地方,经过了你没走过的路。因为你曾经说,你只能陪我走过一段,但是没关系。因为我也暗中领悟了,无论我漂泊向西还是向东,这里都有一个人在看透了山河故人的苍凉之后依旧默默守着你。

守候变成了追寻,寻觅反过来也在守候着摩挲不到的血缘;

你,成了我延绵长河再也到不了的岸。

我想在每个人的记忆里,都有一抹旧日山河,一群忘不了的故人。想着同那群故人一起在旧日山河再看一次烟花漫天,只是越走越远,彼此也就成了不可及的岸。可能那岸早已遥不可及,但也只有一步之遥,因为挂念仍在。

几度观看《山河故人》也如同经历一次巡礼,每一次我都能从贾樟柯的剪辑和镜头中观察到新的细节,领略到新的视角和故事。《山河故人》不一定是贾樟柯的经典之作,但是它是最有血肉、最为柔情的贾樟柯作品。

最后,让我们:

向每个不肯不可不忍不舍的人道一声

珍重,珍重,珍重。

[责任编辑:linlin]

标签: 山河故人 温柔的爱 山河破碎 相信男人

相关文章

评论排行
热门话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