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游戏 > 正文
【间谍过家家】名为“他人”的乌托邦 [影评]
来源:哔哩哔哩作者:洞察网2022-06-06 10:58:53

家,居也。从宀,豭(jiā,公猪,泛指猪)省声。

——《说文解字》

“家”是个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的上面是“宀”,表示与室家有关,最早的房子是用来祭祀祖先或家族开会。下面是“豕”,即猪。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多在屋子里养猪,所以房子里有猪就成了人家的标志。本意:屋内,住所。

文字产生以后,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一个家庭往往从事一种行业的生产,“家”往往被用来表示从事某种行业的工作者,或者该行业的行家里手和代表人物,如“农家”“渔家”“船家”“科学家”“教育家”“艺术家”等。

又因为一个人一般只有一个家庭,所以人们有时用“家”指代自己,以表示谦虚,如“自己的父亲”被说成“家父”“家严”,“自己的母亲”被说成“家母”“家慈”等。

——《说文解字全鉴(第2版)》

如果要给别人安利这部番,你会怎么说?

以下为模拟场景:

谰:给你推荐个新番,叫《间谍过家家》。

某:哦?间谍?还过家家?说来听听。

谰:一个间谍为了任务要组建家庭,于是隐瞒了身份,领养了一个小女孩。

某:哈哈哈,余则成吗?

谰:孩子有超能力,会读心术。

某:!牛啊,喜剧吧?

谰:对,笑裂了。后来又为了完成任务,找孩子妈妈。找到的妈妈隐藏身份是个杀手。

某:诶嘿,有点意思。养肥再看。

以上情节为真实经历改编,如有雷同,纯属雷同。

一个家庭之中,丈夫是外人,孩子是外人,妻子也是外人;三人非但互相了解的程度不深,还“各怀鬼胎”;而这个家庭却始终没有破裂,反而在另一种意义上更加团结了,缘此种种,就足以激起观众的好奇心。

想要与他人组建家庭,一般绕不开“亲密关系”这个门槛:无论是恋爱的终极形态,还是以延续血脉、养育后代为目的,抑或是想要建立名为“家庭”的基本生产单位。

在现代社会之中,随着工业化、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家庭为经济单位的生产关系已经逐渐瓦解和消亡,“亲密关系”越来越成为大众所提倡的维系家庭的纽带

但恰恰是最重要的“亲密关系”,在福杰一家三口之间,却显得无足轻重;而就算是缺少了这个现代社会认为的维系家庭的必要纽带,福杰一家也依旧照常运转;甚至,这一家人还非常融洽,比起其他普通的“正常家庭”,争吵与责骂反而更加稀少——对于这三人来说,这种状态简直就是“乌托邦”式的最佳状态了。

主角们处于这另类的“乌托邦”之中,亦给观众带来了各种愉快又紧张刺激的观影感受

以三人的隐藏角色/技能,满足大部分观众拥有的窥私欲

以常见的掉马套路,牢牢吸引观众,让观众对“什么时候主角会互相暴露身份”“暴露身份后会发生什么事情”“暴露身份后主角们之间的关系会变成何种模样”保持长久的期待

以三人日常的温馨互动,满足观众对于美好人际关系的幻想

又以“希望建立一个孩子们不会哭泣的世界”的“乌托邦”式故事内核,牢牢锁住观众。

——整体而言,《间谍过家家》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名为“他人”的“乌托邦”,这是大多数人们喜爱这部番剧的内在原因,亦是人们喜爱合家欢喜剧的主要原因。

那么,《间谍过家家》之中美好又令人捧腹的“乌托邦”,具有哪些组成单元?

黄昏

番剧第一集,就下达了新任务“枭”,即,为了“世界和平”去探查Boss的想法,而组建家庭是接近Boss最为稳妥的手段;接受了任务的黄昏,无疑成为了福杰一家的发起者和组建者;不仅如此,整部番剧都围绕着黄昏所接受的任务展开,黄昏亦是整个故事的发起者和组建者。

对于黄昏本身而言,他成为间谍的初衷自始至终都没有变——希望创造孩子们不会哭泣的世界

没有战乱,没有纷争,孩子们能够尽情玩耍,不会因为突然来临的灾难失去家庭或同伴,更不会因为从天而降的灾祸而失去原本和平安稳的生活——这个初衷本身,就是一种“乌托邦”的美好期冀

与此同时,无论是从任务的角度上来讲,还是从“父亲”的角度上来讲,黄昏都将自己对孩子们的维护贯彻始终——为了了解儿童心理和育儿方法,去借阅大量的书籍手册;大多数时间没有强迫阿尼亚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给阿尼亚创造了安全、轻松的家庭环境;在入学面试中,因为阿尼亚的哭泣,本应保持冷静和理性,却没能“忍住情绪”,一拳打碎了面前的桌子,做出了身为间谍不该做出的“不利于任务的举动”

对于阿尼亚来说,黄昏不单单是“有趣的”(阿尼亚喜欢的“间谍”动画角色,在她的现实中出现了),更是“能够提供安全的”,所以在第五集之中,阿尼亚对“前来营救阿尼亚公主的间谍”的设定,是“父亲”

另外,对于阿尼亚来说,父亲也不单单是“做饭好吃的”,还是“能够照顾到自己情绪的”,无论是第三集之中,当阿尼亚因读心术而信息过载感到难受时,黄昏会及时发现她的状态并将她带离;还是第四集中,黄昏主动中断面试的行为;抑或第五集中,为了满足阿尼亚的心愿,黄昏愿意主动说出“我来救你了,阿尼亚公主”这样羞耻的台词。

黄昏对所有的事情都是无比认真、无比负责的,所以他也是三人之中“过家家”最认真的一个。在他这样时刻保持严谨的照顾与关怀之中,逃离实验室后不停被收养、弃养的阿尼亚,也终于找到了属于她的“乌托邦”

对于约尔,黄昏亦展现了自己的“独一无二”“不可或缺”

在约尔因“单身参加聚会”而被同事排挤时,黄昏犹如救世主般出现在了聚会现场;在约尔被同事以曾“到酒店做按摩”(实则是暗杀工作)的理由羞辱时,黄昏却丝毫不在意,并当着众人的面夸赞约尔“真可敬”“为了抚养弟弟不惜做出牺牲”

约尔在日常生活之中有些脱线,总被同事暗戳戳欺负。而黄昏,是第一个除了弟弟之外能够理解她、包容她的人。这种犹如小说男主般的理想男人,因为要“实现前妻遗愿”而提出要与她组建家庭,正好命中她“需要结婚、不想被当成间谍抓走”的愿望

黄昏对约尔的理解需要,让约尔也找到了属于她的“乌托邦”

阿尼亚

拥有“瓜王”诨名的阿尼亚,可以说是个决定整个漫画/番剧核心基调的存在。

如果《间谍过家家》只有“身为间谍的丈夫”和“身为杀手的妻子”,那剧情可能会像《史密斯夫妇》那样,拥有动作片、爱情片、谍战片一般的情节发展;《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悲剧也完全可以成为其基调,例如二人到最后身份暴露,立场又不可调和,必须在爱情和国家之间做出抉择,最终双双殒命。

在观众期待的“掉马情节”之中,加入了一个“拥有读心术”的超能力者,无疑是将黄昏、约尔本不可告人的间谍和杀手行动暴露在“他人的知晓”之下,一边是拼命隐瞒,一边是知晓一切知晓一切的一方又必须隐藏自己知晓的信息和读心的能力,无疑是在第一个矛盾(隐藏身份和暴露身份)之上又叠加第二个矛盾(知晓信息和隐瞒信息);而这两个矛盾之间也彼此矛盾——这就形成了一种随时随地摇摇欲坠的微妙平衡,这也正是《间谍过家家》最吸引人的地方,是贯穿剧本的核心

此外,这个知晓一切的超能力者,又具有“孩童”的身份。“孩童”是天生的冒险家,在求知欲的驱使之下,会做出许多令人无法预测的行动来——如此,上述的“微妙平衡”之中就又增加了一个极具戏剧性的不定时炸弹,让观众们为主角们“不可告人”的行动捏一把汗之外,又增添了一重担心,让“大厦将倾”的临界点似乎近在眼前,又随着剧情推进无限期延长

但就目前为止,除了在第一集中出于好奇而暴露了位置之外,阿尼亚并未做出更多阻碍父母任务的行动;相反,她为了让福杰一家能够继续存在,还采取各种行动,积极为父母互相遮掩身份,并助力父母的各种任务;同时,受制于孩童的认知水平,阿尼亚也只会做出她认为的最佳行动,以自己的方式来推进任务“枭”——一边是迫切希望推进,一边是笨拙的行动;一边是孩童“幼稚”的行为,另一边又是孩童本身自认为非常“成熟”

这就构成了阿尼亚“虽然什么也没做,但是还是辛苦自己了”矛盾,同时,也建成了《间谍过家家》的喜剧基调

由此,本该紧张激烈的“间谍行动”,有了阿尼亚的加入之后,成为了真正孩童般的“过家家”

阿尼亚就这样以一己之力,为众多读者和观众,建立了一个轻松愉快的“乌托邦”

与此同时,对于黄昏而言,一开始仅是“为了完成任务必不可少的一环”的阿尼亚,到后来,已悄然成为了他会不顾一切保护的对象,成了他理想中“乌托邦”的具象存在

例如,第五话中庆祝阿尼亚入学的闹剧真的是必不可少的吗?

租用城堡产生的巨额发票、间谍们集体暴露的巨大风险,都是这场“城堡营救”闹剧背后不可忽视的弊端。作者用这种理想化、甚至于整个作品有些逻辑割裂夸张手法,偷偷传达了隐藏起来的真实心意——在黄昏心中,阿尼亚已经成为他能够不设防尽情任性玩耍的那个具象化的“乌托邦”了。

对于约尔,阿尼亚也用自己特有的“孩童”行为,发挥着作用。

例如,在第六集之中,不会做饭的约尔在黄昏“加班”的情况下,决定尝试做一个“正常的母亲”,带着刚得到制服的阿尼亚去超市进行采购,为准备晚餐食材(约尔的料理堪称另一种足以致命的武器)。但由于阿尼亚穿着的制服,吸引来了想要“发点小财”的小混混。于是约尔又一次运用了自己杀手的能力,徒手劈开南瓜吓退了小混混们。

但同时,这也让约尔重新陷入了“自己是否能做好正常母亲”的纠结之中。

而阿尼亚,则如同母亲抚慰孩童那般,摸了摸约尔的头:“我喜欢强大又帅气的母亲。”

阿尼亚的承认与喜爱,无疑也是对约尔“异于常人”之处包容与青睐

亦是阿尼亚以“女儿”身份,承认了让约尔一度产生过自我怀疑的“母亲”身份,同时也让约尔不再为自己“无法做到普通母亲能做到的”而烦恼,为约尔建造了属于她的“乌托邦”

约尔

作为福杰一家最后一个加入的(人类)成员,约尔也拥有着自己“必不可少”“独一无二”的重要性。

如果不是她的脱线,她肯定早就发现了自己丈夫不正常的端倪——哪个心理医生会被病人开车追杀成这样?还会用手榴弹?

如果不是她亟需隐藏自己的杀手身份,必须用恋爱或婚姻做挡箭牌,黄昏绝不会这么快找到三方会谈所需要的“母亲”,“枭”行动就不会如此顺利。

如果不是她的怪力和整部漫“天花板”般存在的武力值,又有谁能保护阿尼亚、在黄昏执行各种危险任务时凑巧协助、能与黄昏感同身受并能力对等?

黄昏而言,约尔首先是个有力助手。在第四集中,面对发狂的牛群,黄昏也有些束手无策,似乎除了用枪,别无他法;而正是拥有约尔这个“最强战士”,这场关于优雅的疯狂测验才能得以停止,让发狂的牛群停下来,并让舍监发自内心地认为“自己输了”“这家与其说优雅,不如说有点可怕”。

其次,在第三集中,约尔“为了心中理想付诸实践”,在看到老奶奶被抢劫后,不假思索地纵身跃下,追捕抢劫犯;而约尔这种“为了世界更加美好”的行动,正好与黄昏心目中理想的“乌托邦”重合了;于是,“必须低调”的间谍出手,与阿尼亚一起,合力寻找到了抢劫犯,为创造“更美好的世界”做出了具体的行动

正是因为约尔,本想明哲保身的黄昏选择了遵从内心对“乌托邦”的守护,让他向着自己心中的理想更加迈进了一步。

对于阿尼亚,约尔也是一个不那么普通、却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母亲”。

约尔的杀手身份,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充满好奇心、追求刺激和冒险的阿尼亚;同时,阿尼亚也在约尔的教育之中,懂得了如何保护自己、如何合理利用“暴力”。

在第六集中,阿尼亚被次子刁难与挑衅,第一时间想要使用暴力;但因为想起了约尔“不能总想用暴力解决问题”“要对他人用笑脸相迎”的教导,便忍住了挥拳的冲动;到最后忍无可忍时,又想起了约尔说的“只有保护同伴时,才可以运用暴力”,于是以同伴贝姬“被踩到”为由,出手教训了次子。

搞笑归搞笑,但约尔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经历了绑架未遂事件,教会阿尼亚防身术是情有可原甚至不可或缺的;在面对他人的挑衅时,让阿尼亚能够压制情绪、懂得克制;在遭到他人过分的欺凌时,也让阿尼亚能及时出手,不做“软柿子”,让对方知道自己也不是好惹的,从而及时制止他人无下限的欺凌行为

尽管约尔天然呆、不会做饭、亦并非普通的“正常母亲”,但正是具有杀手身份的约尔、懂得引导和教育孩子正确使用力量的约尔,才是阿尼亚真正需要的“好母亲”

观众

是的,《间谍过家家》让人欲罢不能,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观众参与和互动

正如漫威中的死侍,或《非人哉》中的白泽一般,阿尼亚本身,也是这样一个能够“打破次元壁”,让观众有参与感,跟观众共鸣的角色。

一方面,阿尼亚开了上帝视角,知道黄昏和约尔的隐藏身份;另一方面,阿尼亚本身也是家庭的一份子,在家庭(任务“枭”)中扮演了核心角色;一方面,阿尼亚可以拥有绝对的知情权,能够掌握甚至操纵整个剧本中各个事件的发展;另一方面,阿尼亚又具有角色局限性,只能做出符合年龄身份的举动。

偶尔担任吐槽役的角色定位(观众角色),自己本身也会做出令人捧腹的举动(剧本角色),让观众在旁观事件发展的同时,又能产生置身其中的紧张刺激。

而具有“掉马套路”的剧本,是不会添加这样一个举足轻重的又拥有上帝视角的角色的:一般来讲,具有上帝视角的角色,要么是第二梯队中的人物,如主角们的亲朋好友、同事上司等,要么就干脆不存在。观众一直在围观紧张刺激的氛围,而并不会参与进去;如果观众参与进去,事件的发展可能就要么会成为“重生套路”的剧本,使真正的主角边缘化,让事件的进展加快;要么会由于观众无法达到“智斗”的水准,而使剧情推动受到额外阻碍,让主角置身危险之中。

而阿尼亚这个拥有“孩童”心智的“超能力者”的存在,就正好取了两者之间的平衡——既推动了故事的进展,又让故事进展得不那么顺利,达到令人啼笑皆非的效果——这便是较为创新的“观众参与和互动”的尝试。

于是,《间谍过家家》让观众在紧张积极地参与各种间谍和杀手行动的同时,也体会到了乌托邦般“家庭”的温馨——这种虚拟世界的好玩又刺激的体验感,正构成了属于观众的“乌托邦”

家庭

与普通家庭不一样的是,这个家庭追求的是“正常”

正常的夫妻关系,正常的亲子关系,正常的家庭关系。

正如本文开头所讲,这个家庭不具有一般家庭所谓的“亲密关系”,他们之间的维系纽带是各自的“目的”——黄昏的“枭”任务,阿尼亚的“逃亡”,约尔的“不要暴露杀手身份”。

也正是因为“各怀鬼胎”,才能够让本应在家庭之中十分模糊的“自我主体”边界,变得十分清晰——三人都不会扩大自己的“自我主体”,不会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他人身上,或将他人标签化,亦不会对他人做出过于主观的评价。

这种“家人是外人”的清晰边界,也恰好找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微妙平衡,大家相安无事,各取所需,互相包容理解,保持自我主体尊重他人的自我主体,保持边界感,让普通家庭因为边界感的模糊而产生的冲突无迹可寻

另外,也正是因为三人各具隐藏身份,需要极力伪装成“正常人”,而会对外将自己标签化工具化,即要做“正常的丈夫/父亲”“正常的妻子/母亲”和“正常的女儿”;但他们内心却对自己的身份拥有坚定的认可,同时三人又具有不约而同的远大目标,即,维护世界和平——这就将小家庭内部的矛盾,转移到了更大的“社会”层面,将家庭成员之间潜在的冲突,转移到了“世界上抱有不同目的人群之间冲突

于是,我们能看到,《间谍过家家》中的家庭是美好的、矛盾稀少的,是和谐的、“乌托邦”式的。

而“乌托邦”般的家庭环境,也正是不少观众所喜爱的合家欢喜剧内核——

“他人”不是地狱,而是构成“乌托邦”的天堂。

如果感兴趣,欢迎阅读某谰专栏中的“乌托邦”系列

名为“废墟”的乌托邦——

名为“空间/过程”的乌托邦——

[责任编辑:linlin]

标签: 贯彻始终 隐藏角色 社会分工

相关文章

评论排行
热门话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