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游戏 > 正文
【影评】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94版《三国演义》
来源:哔哩哔哩作者:洞察网2022-06-06 11:38:44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才子杨慎的一首临江仙,由于罗贯中的缘故,几乎可以说永久的与三国演义这本承载着无数男人英雄梦的古典名著绑定在了一起,而此中所蕴含的苍凉,大气,悲壮与洒脱更是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后来人。

而在三国这个经久不衰的题材下,诞生了无数经典的影视,游戏作品,或写实,或魔改,或遵从原著,或改出了自己的风格,有经典塑造,也有迷惑作品,但如果让我选出所有三国题材类作品中我最喜欢的,也是最耀眼的作品的话,非94版三国演义莫属。

非要我打一个比方的话,如果说三国演义原著本身是王冠的话,那老三国电视剧绝对是王冠顶部最耀眼的那颗明珠,甚至可以说它散发出的光芒某种程度上已经盖过了王冠本身。

也许会有人说我言过其实,但真的读过原著的理中客来说,老三国的诞生绝对是占尽了剧本,演员,经费的大成之作,是将三国演义这块和氏璧由一大批能工巧匠精心雕琢后得到的传国玉玺。

先说说剧本方面的优秀之处,老三国的大部分情节都忠于原著,原著中的许多经典桥段甚至是以原文演绎,但除去忠于原著的气质与情节,本剧最精彩出人之处在于让人甚至察觉不到痕迹的改编。老三国某些部分的改编简直可以说是神来之笔,有的是摒弃了怪力乱神,让事件的发展更加合理,同时丰满了人物形象,有的则是添加的恰到好处的台词,瞬间让人物的气质更上了一个档次,一语概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保留人物英雄事迹的情况下用细节或者原创的台词动作事件来刻画人物,此举看似简单,但非洞察原著,胸怀豪情之士不可为之,如果本身对原著的理解有问题,或是眼光不够的话,只能整除两个**商业互吹牛逼般的“煮酒论英雄”(没错,我就是在针对新三国,**一样的演出,**一样的对白,**一样的解读,新三国唯一的用途就是给R9老哥提供搞笑剪辑的素材,除此外我看都不会看一眼)。

盘点一下众所周知的几大神级改编——曹操祭袁绍,孔明论用兵,张松背书,诸葛叹周瑜;其实经典的改编还有许多,但我举得这四个例子应该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例子。

先说说曹操祭袁绍这段,这绝对是老三国中曹老板最吸粉的剧情之一了,原著中曹老板的形象在奸雄中更偏向于奸,而为了扭转观众们的刻板印象,编剧们为曹操加了不少能体现他“雄才大略”的桥段,曹操祭袁绍的一席话从檄文入手,连带祭奠战死沙场的将士,展现自己的豪情,表示自己愿意背负战乱的血债,激昂的情绪在一句“不念此文,操安能以血补天哉!”中达到了顶峰,曹老板的豪情壮志与丈夫胸怀被展现的淋漓尽致,本桥段可以说是三国演义中不得不看的桥段之一。

二是孔明论用兵,这一段孔明对鲁肃讨论用兵之道的桥段妙在把原著中的妙算这样有些玄学要素用现代人能理解的科学的眼光解析后加以展现论述,让诸葛亮的形象由一个神棍转换为知天时明地理的自然科学大牛,虽然不似上段改编那样慷慨激昂,但平淡之处足见真功夫。

而张松背书这段,就是简单粗暴,爷就是秀文学功底,秀知识面,相较于前两段,本段的难度在于没有任何原文打底,就是嗯编,无论是东拼西凑还是自己写,能把内容编到所有人都不觉得有违和感,这就是硬实力。

最后是诸葛叹周瑜,这段的神来之笔在于,一转原著中周瑜死矣的小家子气,转而把氛围变成了英雄惜英雄的惆怅,人言既生瑜何生亮,但没有对手的孔明也是寂寞的,最了解你的是你的对手,诸葛亮在叹息周郎之死,何尝不是在怀念这个好对手呢?

以上四个桥段,分别是丰满人物形象,引入现代思维,强大文学素养,紧抓英雄情怀的代表,正是这样优秀的改编,让老三国不再是三国演义原著的附庸,而是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道路,得到了属于自己的精彩。

其二再说演员的功底,作为一部群像类型的英雄史诗大剧,演员的表现决定了作品能达到的上限,三国演义演员的水平怎么说呢,我举个例子,许多我们现在觉得演技不错的演员在这部剧中只配饰演一个小小的龙套,能饰演主角团队的演员,绝对是戏骨中的戏骨,这其中又以鲍国安老师的曹操,唐国强老师的诸葛亮,孙彦军老师的刘备还有陆树铭老师的关羽为最佳。接下来还是按规矩一个个来说吧。

鲍国安老师,不用多说,绝对是有史以来的最佳曹操,先不说对曹操心态的把握足够写论文出来,所有的影视作品中的曹操里,鲍国安老师是唯一一个将单一标签标去掉的,人性的复杂与多样在这个角色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从大汉忠臣到权臣之间的成长过程,还是借头安军心的冷酷,拷问吉平时的狠辣,观沧海时的霸气,宛城之败的好色,甚至是面对关羽那追星似的可爱,这么多特色能集于一身且不违和者,仅此一人,你可以说这是占了集数多的缘故,对比电影也许如此,但同样的集数,出镜次数甚至略高的陈建斌版曹操只能让我高呼弱智——除去剧本的安排,演员本身的素质也确有高低之分,总之,在大众固有印象为奸臣的情况下改变了角色本身属性,极大的扩张了角色的可塑造程度,鲍国安老师的演技当之无愧的全剧第一,甚至能力压同样完美的唐国强老师。

同样能用完美来形容的还有唐国强老师的诸葛亮,年轻时的羽扇纶巾,飘然若仙,自信聪慧,未出茅庐而三分天下的才气,老年时的英雄迟暮,壮志未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苍凉悲壮,唐国强老师驾驭的简直出神入化,以至于我数次在秋风五丈原时泪流满面,有一次看完第二天就去了五丈原祭拜丞相,凭借出色的演绎,唐国强老师成功击碎了自己奶油小生的外号,直接踏入了演技派的行列,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陆毅的诸葛亮在该神采飞扬的时候唯唯诺诺,在需要沉默无语的时候却特么和磕了药似的(没错,我就是在说火烧上方谷,多**的编剧才能写出如此**的桥段!!!),总而言之,高下立判!

孙彦军老师的刘备其实是在网上被攻击的最多的一个角色,大部分新三国对比竟然说于和伟的刘备比孙彦军老师的刘备演得好,说孙彦军老师的刘备扁平化,套路化,我觉得吧,特么但凡有一个把老三国完整看完的人都不会说出此等屁话,孙彦军老师的刘备完美的展示了什么叫刘郎才气,你以为刘备只会哭?青梅煮酒论英雄那你算是白看了,龙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孙老师的刘备绝对是完美诠释这句话的真正英雄:你眼中的刘备只有携民渡江哭唧唧,请卧龙出山哭唧唧,却没看到就在煮酒论英雄那集的最后,“我本是笼中之鸟,网中之鱼,此一去如鸟上青天,鱼入大海,再也不受羁绊了!”的霸气外漏,与孙权骑马共赏天下第一江山的豪情壮志,刘备入川时在席上只用一个眼神就让四座卸下刀剑的魄力,同样的细节数不胜数,有谁还敢说孙老师的刘备扁平化?喜怒不形于色的意思不是说什么话的时候都端着像个装逼犯(说的就是于版刘备),那叫面部神经失调,建议治疗,而是说在任何时候都能很好地掌握自己的情绪,不让情绪误了大事,在数次危机中始终能稳定周围人心,安抚部下的孙彦军版刘备,才真正的称得上“喜怒不形于色”。

最后说说陆树铭老师的关羽,唉,这么说吧,就陆树铭老师这个形象,即使关公在世也难和他在外表上竞争了吧,但不得不说,除去外貌上的优势,陆树铭老师的关羽也绝对称得上是一绝,为什么呢?关羽这个角色在英雄气以外,最大的特色就是忠义和傲上而不辱下,“傲”这个特点,非常难以把控,演好了就是傲骨,演不好就是装逼(再次鞭尸新三国),陆树铭关羽的傲其大部分体现在对敌人的态度上,比如是江东一等人马为鼠辈,对内,基本上很少见,但也有体现,比如火烧博望坡时,一众武将基本都是当场服了诸葛亮,只有关羽需要他在华容道的特别照顾,但真正心服口服了以后,甚至会出现“我来看望大家”这样的可爱场面,这些细节又是把一个标签化的人物丰富了起来,而在麦城时抱着周仓的一句好兄弟,虽然片段不长,但足以让二爷关爱下属,视如兄弟的特点展现出来,不满足于外表的相像,奋力还原人物的灵魂,这正是陆树铭老师的敬业之处。

除此以外,老三国中还有无数精彩的角色,大如洪宇宙老师的美周郎,张山老师的长坂坡赵云(我个人最喜欢的老三国桥段之一,BGM一起直接全身都能沸腾起来),李靖飞老师豹头环眼粗中有细的张飞(说实话李靖飞老师的演绎也是在外貌和内在的双重演出,比起新三国那个只会同一万个透明窟窿的**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小如慷慨就义的审配,以死殉国的北地王刘谌,各个都是形象鲜活,使人观后感叹历史上的这些人就应如此的演绎,相反,每当现在的小鲜肉出现一个过得去的眼神就在全网大吹特吹,只能说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古人诚不欺我。

经费方面更不多说,老三国在那个没有电脑特技的时代营造出了最恢宏的赤壁之战战场(那家伙可都是真烧啊),打造了最奢华的古代婚礼,备香大婚那段简直酸死我了,力求有马戏全部演员全部学会骑马,没有镜头偏移,没有特效设计,惨烈的攻城战,壮阔的部队阵型都是拿钱堆出来的实景,尤其是马战,真心突出一个真实,没有花里胡哨的飞天遁地,就是简单的乒乒乓乓,但但凡看过长坂坡那段的观众都知道,只有这种朴实的战斗更能衬托出交战者的威猛与战斗的惨烈(据说张山从马上甩下来那个镜头差点整成半身不遂)。

而且经费确实都花在了刀刃上,没有天价演员的搅局,剧组所有的老戏骨都拿着固定工资,穷到饿肚子甚至要去偷玉米(老农夜捉刘关张,属实三国第一),即便是这样节省,还是有一些部分能明显让人感觉到经费不足,比如第三部里赵云救黄忠那段本应是他的高光时刻,却被拍的略显寒酸,但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进行明智的取舍,这本身就是对剧本的尊重,就暂且按下不表了,况且后两部的场面以文戏为主,精彩程度实则不输前几部的大场面。

虽说我前面提到老三国的成功由剧本,演员,经费这三个要素共同建成,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件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的要素在支撑着一切,如果说以上三点是作为高楼大厦上层的可见部分供所有人仰视的话,那么这一点就是作为默默无闻地地基支撑起这一切,没有它,任你的演出再好,剧本再妙,经费再充足也不过是空中楼阁,经不起细品。

这个要素,叫做格局,接地气点的话,就是胸怀

三国这个时代,之所以在后人心目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不同于其他乱世的原因,就在于这真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那些璀璨的群星在乱世之中实在太过耀眼,以至于千百年后人们依旧能看到这些理想主义者的光辉,辛弃疾感叹刘郎才气,伟人遥想魏武挥鞭,更有无数人感怀孔明之忠之智,如同替身使者会相互吸引一样,英雄之间也往往惺惺相惜,在立场上,他们也许是敌人,也许是盟友,但在个人的情感上,他们明白真正最了解你的必定是和你站在同样高度的人。

想要刻画英雄的形象,必须去揣摩他们的心意,接受他们的胸怀,同样是临终托孤,有人的理解是帷幕后暗藏刀斧手的杀机重重,有人则读出了感人至深的君臣情谊——这正印了佛印的那句“心中有佛,看人皆佛”,唯有自己的胸怀足够,方能演绎出真正的英雄史诗。

我曾经也一度怀疑过刘备孔明的君臣之情,怀疑过刘备的兄弟之情不过是攻打东吴的一个借口,但终归回到了看山还是山,千百年来帝王家事从来不缺流言蜚语,越是猎奇的传言反而更能吸引人记住,在这样的前提下,桃园结义,如鱼得水的佳话依旧能流传至今,他们的存在就足以证明一切,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阴谋论,腹黑学的猜测永远不会停止,但终归是一时之谈,翻不起浪花。

所以我要感谢的是,老三国的制作人员的格局与胸怀终究让他们把握住了自己,没有为了收视率与话题度动摇了三国演义精彩的根基,我们看到了敌我双方精彩的计谋,斗智斗勇,但同样也看到了忠义与信任,在这里,孙权不会猜忌周瑜,关张不会掀军师的桌子,我们把阴谋诡计留给了敌人,把赤诚之心献给了兄弟,说来我最喜欢的就是中期季汉君臣的日常互动,张三赵四抓阄的片段每次看到都会会心一笑,理想主义者们聚集在一起,理当如此。是的,现在这个社会也许这样干自己会吃亏,会后悔,但不妨碍我们心向往之,做不到与不想做的性质天差地别,这段历史能够流传至今,也是无数人的心向往之铸就而成的,这是信奉办公室政治的编剧无论如何也不肯相信的一点,道路不同,走得再快也只会渐行渐远,所谓英雄惜英雄,小人妒小人,不过如此。

最后说说我最喜欢的一个情节吧,其实老三国有太多名场面可供瞻仰了,帅气如:长板坡救主,单刀赴会,文戏如:煮酒论英雄,舌战群儒,雄壮如:曹操祭袁绍,观沧海,悲凉如:秋风五丈原,姜维之死......但我最喜欢的确实不那么出名的孙刘观天下第一江山的片段——

“玄德公可知这北固山之风光乎?”

“从未到此,无从得知。”

“玄德公请随我来。”

伴随着恢弘大气的背景音乐,孙刘二人登上北固山,共赏风光——

“此乃天下第一江山也!”

“常听人言南人驾船,北人乘马,今日相信此言果真不假。”

“玄德公以为南人不惯乘马?牵马来!”“谁说南人不能乘马!”

“好!我来相陪!”

此段是孙刘少有的对手戏,更是孙权本人少有的高光时刻,吴国的高光大多集中在周瑜与各位文臣武将身上,但编剧单凭借这一段戏,就树立起了孙权的形象,一句“谁说南人不能乘马!”更是将曹刘可,我亦可的自信与豪情,与问鼎天下的雄心展露无疑,虽说我也是经常孙十万的叫着,但这段演出我还是被仲谋的豪情所折服,在我看来,本段虽没有煮酒论英雄的隐忍交锋,却也是足以比肩的精彩片段,尤其是恢弘大气的主题曲演奏,更是为本段加分不少。

说一千道一万,老三国在我心中就是这样一部无论怎么吹捧都不过分的优秀作品,虽然也会有演员轮换,道具偏差这样的缺点存在,但相较之下,不过如美玉上的浮尘一般,根本无法遮掩其光辉,在此还是向大家推荐抛开圣地巡礼的心情,认真看一遍老三国,相信我,绝对不会后悔。

对了,本文对新三国的粉丝可能不太友好,但是,最后我还是想说一句:

“新三国这玩意儿能有粉丝??”

PS:虽然之前早已发过,但我还是想把我两首去五丈原祭丞相时写的的诗发一下(凑字数)

游五丈原(其一)

久邻五丈原,今日始来游,山黯影稀稀,树鸣鸟啾啾,坛中花正好,祠内香仍留,民有农亩乐,安为武乡侯?

游五丈原(其二)报恩垂首殿陛前,受任败军危难间,抱憾星落五丈原,含恨魂安定军山,春风又绿洛阳柳,秋月几度照长安?一时君王一时名,千古丞相千古传。

以上!

再PS:最后说一下关于大家一直觉得新三改编的问题,我个人不是不能接受改编,我甚至对好的改编有所期待,但我认为一切改编的前提不要失了原著的精气神,文中一直在强调,三国之所以不同于其他乱世的一大原因就是在乱的同时还有一众理想主义者的光辉在照耀后世,如果没了这股英雄气,那这段历史又只剩下了“乱”,再无其他可言,新三国正式在这地基的搭建上犯了错误,以至于用廉价的厚黑学与办公室斗争填充了这段荡气回肠的历史,所以我对他的观感一直不爽,至于演技什么的,虽然也在吐槽,但在我心中其实还在其次吧。

一个人,衣冠可以变化,发型可以变化,甚至面孔都可以整容,但一旦灵魂也变了,无论外表多么想像,都只能说最多是原来那个人的双胞胎兄弟罢了,影视,游戏作品也同理。

最后附上一篇我非常喜欢的三国同人文,虽然已经改编到加入了神鬼志怪的内容和要素,但他依旧是一篇优秀的,有灵魂的同人。

[责任编辑:linlin]

标签: 独此一家

相关文章

评论排行
热门话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