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零基预算不考虑过去的预算项目和收支水平,以零为基点编制预算,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受以往预算安排情况的影响。“全面实施零基预算改革,是进一步优化我省财政资源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方案》结合我省财政预算管理实际,围绕破基数、促统筹、保重点、提绩效等,提出多项改革创新举措。”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副主任戚建超说。
针对当前支出固化、“钱等项目”等现象,打破预算安排和资金分配的基数依赖,按照“项目跟着政策走,资金跟着项目走”原则,推动部门提前做好项目谋划、征集、储备等前期工作,做到“先谋事、再排钱”,实现预算一经批准,资金能够立即拨付实施主体,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避免资金沉淀浪费。《方案》提出,取消支出基数,所有预算支出均以零为基点,以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和事业发展目标为导向,以政府当年可用财力为基础,根据资金实际需求、项目轻重缓急、绩效评价情况等统筹核定。
编制政府年度重点保障事项清单,将省委、省政府年度重点工作,基本民生、基本公共服务重大项目等纳入清单优先保障。《方案》提出,各级财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编制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基础性的公共服务、产业扶持、重点建设项目三类政府年度重点保障事项清单,明确事项名称、保障对象、保障内容、保障标准、保障方式、保障期限、支出责任等。
强化跨部门资金统筹整合,健全重大战略任务分级共担机制,通过财政资金的整合,推动提升政府部门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从源头解决政策碎片化、项目分散化等问题,更好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集中财力办大事。《方案》提出,各部门要根据政府年度重点保障事项清单,梳理、整合、重构部门主管的项目资金,聚焦支持保障清单所列事项;对目标相近、内容类同的财政资金原则上由一个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管理;对跨级次、跨区域的重大战略任务,根据支出责任实行省、市、县分级共担。
坚持量入为出、精打细算,健全预算安排与绩效管理、审计发现问题、财会监督等挂钩机制,及时盘活存量资金,加强资金使用全过程监管,构建“谁用钱、谁负责,花钱要有效、无效必问责”的资金使用机制。《方案》提出,硬化预算约束,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将绩效管理实质性嵌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加快预算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强项目入库、安排、分配、拨付、退出全流程管理,完善项目库滚动管理和定期清理机制,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据了解,2023年预算编制已经正式启动。省财政厅副厅长孟照红表示,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将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和《方案》要求,会同各级预算部门切实转变理念、改进方式,编实编好2023年预算,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把财政资金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花在紧要处。
[责任编辑:linlin]
安徽印发出台全面实施零基预算改革方案 以零为基点编制预算
安徽公布2022年度戏剧创作孵化计划入选项目 推动提高艺术创作组
淮北相山区持续推动绿色食品产业群发展 提升园区综合承载力
中国(芜湖)长江渔文化博物馆及园区开工建设 进一步传播长江渔
安徽马鞍山制定十二条举措为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 持续强化企业服
安徽宣城“云普法”强化企业环境守法意识 提升企业知法守法意识
广州“十四五”期间拟建设60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 营造青年社群乐
广东中山推动电力营商环境改革走向纵深 助力企业发展生产
“双十一”广州海关监管跨境电商清单超1200万票 切实保障消费者
2021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交易博览会将于12月举行
河南“十四五”让民众呼吸更新鲜空气 发力多式联运
四川水利工程总蓄水量达78亿立方米 能够满足春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