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以前年轻人都往外跑,现在文化旅游红火了,在家门口也能找到好工作。”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西蒲村村民王丽萍指着村北不远处、青瓦白墙的“浅陌村舍”说。近年来,太原市以文旅融合为抓手,通过顶层设计与精准政策扶持,走出发展新路径。
西蒲村的转型始于一段红色记忆。“85后”村支书赵宏彬在整理旧资料时,发现本村汾河渡口伏击战及秘密印刷《论持久战》的历史线索。在太原市“非遗+红色文旅”融合政策支持下,村里建成山西首个《论持久战》专题展览馆。2025年,村里又新增了国防教育体验馆与抗战军械实景体验馆,配套扎染、漆扇等非遗体验项目。“我们打造的是‘现场教学+情景体验’的研学模式,目前已接待200余家单位2万余人次。”赵宏彬指着展馆数据墙向记者介绍。文旅发展让村集体收入显著增长,如今,村里60岁以上老人每月能领5斤鸡蛋,70岁以上老人可享1元爱心午餐,曾经的“空心村”成了幸福家园。
作为太原乡村文旅与农业深度融合的标杆,晋源区则以“农文旅商协同”为路径,构建起“产业筑基—文旅赋能—收益共享”的发展闭环,让晋祠大米这一传统资源成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动能。晋源区晋祠镇通过土地流转、劳务合作、产品代销等多元合作模式,为文旅融合发展奠定产业基础,更直接带动村民共享发展红利。晋源区花塔村以稻田公园为核心打造文旅消费场景,推动农业资源向文旅产品转化。在稻田公园,“稻梦之光”摩天轮成为乡村文旅网红打卡地,“稻前方小森林”露营基地节假日预订火爆,“一粒米的旅程”农耕课程累计接待研学团队6.8万人次,周边特色民宿同步发展至47家。去年举办的稻田音乐节更成为融合亮点,2024年共吸引乐迷4.2万人,实现综合收益超1800万元,成功将稻田从“种植场”变为“文旅消费场”。
从西蒲村的红色研学热到晋源区的稻花香满园,太原用文旅画笔为乡村振兴着色。随着各项政策落地生根,更多乡村正循着这条道路书写着产业兴旺、村民幸福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linlin]
当前信息:蓝辉科技公布“一种具有安全控制功能的电解铝回收用废渣粉碎装置”专利
“文旅+”点亮乡村经济 资讯
京媒:恩加德乌今天从国家队归来与球队会合,王刚已参与训练-今日讯
“胯宽腰粗”的身材太有看点了,黑色瑜伽裤,穿出霸气十足高级感 热文
快资讯丨淡水虹鳟,彻底毁掉了“三文鱼”这一优质食品
新资讯:嘉益股份: 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浙江嘉益保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2025年第二次临时受托管理事务报告内容摘要
天天资讯: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正式启动
基德:希望勒布朗伤不严重尽快回来,他还会再打5-6年呢
楼市早餐荟 | 福州第八轮土拍上架9宗地;京投发展第三季度签约销售额4.5亿元;首开股份9月签约金额8.53亿元
NBA篮网队宣布裁掉曾凡博
韩国外交部发布针对柬埔寨部分地区的旅行警示
10月15日乙醇产业链情报-每日时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