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要闻 > 正文
徐代军:炒作高考状元该“按甲休兵”了
来源:法制论坛作者:徐代军2017-06-26 15:04:20

伴随各地高考成绩的陆续公布,各地的文理科状元也相继浮出了水面。四川省理科状元720分、文科状元668分;湖北省理科状元700分、文科状元683分;安徽省高考理科状元706分、文科状元662分……在互联网时代,媒体、自媒体、电视等给予了这些瞬间走红的“名人”以高度关注,并不断随时间累积,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焦点。

十年寒窗,很多学生都默默无闻,但当通过高考这个渠道一鸣惊人时,他们便名满天下。在中国的古代,一提起“状元”二字,那简直是一个家庭,甚至是一个地方的骄傲。而这种“状元情结”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演进深深的渗透入了人们的心中,根深叶茂,人们对“状元”的那种敬仰和崇拜犹如“烟瘾”一般成为了习惯,痴心不改。社会对高考状元的过度关注,引发了各路人马对“状元”价值的挖掘。前些年,有商家借助“状元”的噱头,巧立助学、奖励等名目,开展商业化营销,把“状元经济”做得风生水起,不但狠狠的赚了一笔,还为自己赚足了眼球;有部门也在暗地里默许以“状元”的名衔大势传播政绩,突出本地教育的功绩。状元,这个特殊的名词,跟着我们对教育的不断重视,铺满了大街小巷。

u=27145092,2229234413&fm=26&gp=0_副本.jpg

“高考状元”被炒热,成为网络热词,背后有很多原因。比如,教育理念的偏颇,现实利益的诱惑。不过,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根据。追根溯源,还是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由于学校教育水平评估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一些为了追求名声的教育观念占据了上风,功利、肤浅的教育理念盛行,其中尤其是一些名校喜欢强调重点大学的上线率,而“高考状元”就是学校教学水平高的直接证明。正因为如此,一些学校才在高考分数公布以后,大力传播“高考状元”的声音,一些追求曝光度和关注度的机构、媒介也借此机会,不遗余力的推波助澜,乘机造势。

如今的教育,已经摆脱了那种所谓“精英路线”的束缚,让更多人有机会走入象牙塔,去追逐梦想、实现梦想。把“高考状元”当宝一样捧在手心里,生怕磕了、绊了,让我们对教育的未来不得不“提心吊胆”,因为“高考状元”只是一个或多个人,而考生群体是成千上万人,高考是全体考生的进阶之路,不是某一个或几个人能够替代的。在此,也给“状元们”提个醒:高考只是人生的一步棋,而不是人生这个棋盘上的全部,这一步所代表的路只是一个选择,未来还有更多的路,只要坚持,条条大路都通罗马。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高考状元成为红人,可能使他们当中的佼佼者沾沾自喜,也可能使名落孙山的考生就因为一次考试而性情大变、自怨自艾。从近处看,不利于他们从暂时的阴霾中走出来,奔向新生活;从远处看,不利于教育方式的全面转型升级。

希望来年高考后能够平静一点,不要在这样的喧嚣中度过。我们必须知道:高考不是人生的唯一出路,换一个视角,也许更有大展所长的天地。

[责任编辑:周小兜]

更多精彩关注微信:洞察网

洞察网
我要评论